当下的农产品行业中,要说哪种产品比较受欢迎的话,应该实属于土特产了吧,土特产因其是每个地区的特色食品,所以无论是哪里的土特产都比较受人们的喜爱,而这些土特产在旅游.行业中,那更是居多了,像一些有名的旅游地区,其旅游景区里面,要说哪种多的话,也是属于土特产居多。对于旅游的人来说,去到哪一个地方,都会想到常常当地的美食特色等,而一些因时间关系的原因,所以也只能把当地的土特产所带走。但是,在一些无人问津的地方,旅游特色也没有的地方,只能依靠一些好的包装才能将其售卖出去。但土特产包装,需要怎么做才能将其设计到人们的眼球当中去呢?一起来看看吧!
如何做好土特产的包装设计:
现在有很多做特产的商家或者企业,都陷入了多元化的误区。比如有的商家卖蓝莓,就把跟蓝莓沾边的产品,从蓝莓酱到有蓝莓胶囊,甚至是有蓝莓成分的化妆品也卖,但总体销售额却都惨淡不已。
反过来看看那些做得大的,事实上很多都是先集中精力把手上的一种产品做好,并且做到極致。对于土特产来说更是如此,因为目前整个中国也没有几个市场份额特别大的特产,即便是已经很出名的褚橙,目前在全国整个橙子市场的份额,也才不到1%,事实上这也说明对于大多数土特产来说,都有等待挖掘的巨大金矿。集中精力先把效应做出来,比盲目多元化,盲目发展产业链,更有机会获得利润。
根据不同的产品层级,以及身边的资源优势,可以做五种不同的定位。第一种定位是基地型,需要的是政策、硬件、人脉;第二种是贸易型,侧重考虑规模、成本和生产流程;第三种是餐桌型,注重品质、包装和营销;第四种是食品饮料型,注重人群定位、味道口感,同时在营销方面的投入也不会少;第五种是健康型,需要更多地投入研发,注重功能的扩展等等。
这五种定位也分别针对寻租产品、初级产品、中级产品、深级产品以及升级产品而言,做土特产之前,先选准定位,后续的策略才不致走偏。同时也可以看到,越是层级高的产品,越需要注重营销。
做特产包装,未来的趋势是场景营销和社群营销。有一个比较新的关于场景营销的案例,就是本味大红袍,大家可以多加留意一下他们的策略,就是营造了一个场景,在寒冷的冬天为消费者提供一个暖柜。不管在机场、高铁站还是7-11,都有本味大红袍的暖柜,不断给人们一种中国人都想喝暖茶,都在喝暖茶的心理暗示。
社群营销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三只松鼠,前面说过不要随意多元化,但如果你社群做好了,用户积累起来的,多元化就能带来好处了。三只松鼠已经建立了稳定而且庞大的社群,加上的号召力,这时候它自己想卖什么都有人买。
所以说,土特产包装是一门学问,也是一门艺术,它有一些规律需要你去遵循,同时你又不能把思维限死,需要广纳灵感,把各种好点子都拿过来改良,当然你肯定不能照搬别人的思路。还是那句话,包装做得好,土特产不仅能卖到全国,甚至可以走向世界。